2016年投資趨勢 創業者踩對節奏了嗎?(4)
時間:2016-04-06 17:51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氣:
【導讀】:今年所有的投資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現在風口是零時差的。比如我跟貝塔斯曼的投資人交流的時候,問他們看什么項目,都說,我看的跟別人都一樣。說明現在VC領域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都解決了,大家都會有一個共同判斷今年...
今年所有的投資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現在風口是“零時差”的。比如我跟貝塔斯曼的投資人交流的時候,問他們看什么項目,都說,我看的跟別人都一樣。說明現在VC領域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都解決了,大家都會有一個共同判斷今年什么火,比如人工智能,泛娛樂……
所以現在不用看“信息優勢”,或者“我看到這個風口我就做了”,而是看你的運營能力,你需要有團隊hold住這個風口。這當然是個匹配的優勢,一流團隊可以匹配二流的項目,二流的團隊肯定不能匹配一流的項目,一定會掛。互聯網投資以前只有團隊和流量的考慮,團隊非常好,有新的紅利曲線,就可以創業了。現在VC會讓鏈條很短,創業目的是什么?除了實現你的理想,最后還是退出。
現在的創業已經沒有很輕的創業了,以前有團隊有風口就能性,現在要成功得有核心資源,以及要有資本退出的路徑。現在我們判斷一個早期項目,要同時關注風口、資本、團隊和資源四個關鍵因素。今年創業總體不容易,不如去投資,投資的風險比創業低多了。
2016年,創業者該聊什么?
首先,公司發展不要講情懷,都是運營驅動,數據說話。痛點和情懷在我眼里是不存在的,痛點在你是痛點,對大佬也是痛點,大佬進入這個領域要比你更快更迅速。所以運營能力、對數據敏感程度,以及把增長曲線拉起來的能力,才是核心的能力。
一個明顯趨勢是,現在企業更多是管理市場對自己的期望,所以不但一手做運營,一手還要做市值。我們可以管理它的概念和成長空間,甚至要投錢實現概念。只有數字,沒有概念,公司市值是上不去的。現在公司對CEO和創業者有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會運營,完成KPI,還要去完成更多的期望,這樣的公司才有更多彈藥,出類拔萃。任何一個跑道都是全速跑,如果你不能率先脫穎而出,那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現在的CEO應該更多是善于學習,對數字敏感,善于擁抱變化。以前,很多手藝人做得很好,但影響力出不去。如今,做產品是你的頂部、品牌和紅利,資本則能讓很多把產品做到極致的行業人快速證券化、貨幣化。
總的來說,有人專注負責創新,有人專注運營,有人專注成長,世界資源利用率才能更高。
問答環節
問:您的演講兩個關鍵詞是“流量紅利”和“價值體系”,這兩年媒體轉型很厲害,融資密度也很高,怎么看內容創業這些年福利?會不會落到那些媒體人頭上?從品牌角度來看,虎嗅、36Kr這類媒體,在這波浪潮中獲得多少利益?它們各自缺陷是什么?
答:我不是新媒體從業者,但可以從我的角度分析一下。
如果你有個付費體系,會讓交易順理成章。內容創業者首先要內容好,就會有新的流量入口進來。任何一個人任何階段,都有兩個需求,一個叫成長,一個叫變現。變現需要完整體系支撐,不能用點狀或線狀做支撐,需要是成體系的,是可以良性循環成生態的。
對媒體創業者來說,如果你可以生產好的內容,那就應該有個善于運營的合伙人幫你打理這個渠道,就像Papi醬有個合伙人幫你打理。運營的最高限就是投資,就是市值管理。就是管理別人,投資別人值多少錢。任何一家媒體如果沒有付費體系支撐,就會影響變現。比如我們內容創業者看網紅項目,一定會給網紅變現和升值的體系,這個道理對任何行業都適用的。
問:您怎么看農村互聯網?
答:農村互聯網的崛起最大受益者應該是農場主。這限于平原地區,有利于土地兼并流轉,但在山區比較分散,農戶里就看情況分析了。離城市近一點就可以做菜,遠一點就可以考慮背井離鄉了。農村和三四五線城市,和一二三線城市不一樣,農村就是五年到十年以前的互聯網狀態。所以現在互聯網對農村創業來說相對來說還是個風口,有個流量期。但這個會比較累,因為要下沉,下沉到最低。因為我們創業一線城市占據三個就夠,二線十幾二十個,三四五線要幾百個,一定要形成規模。這是一個非常累的過程。
問:現在國內知名新媒體估值模式是怎樣的?
答:有些新媒體的估值像是小米,偏向互聯網估值,像DAU之類各種數據;有些比較實在,講凈利潤。他們代表了不同時代的估值體系。
現在的估值體系變化了。A股和美股之前估值體系完全不搭,前者看凈利潤,你在A股能保持凈利和規模,凈利不下跌的前提是,你是個央企或國企,還有一種情況,你的交易對手也是央企國企。而且數量還很多才能上市。
我們可以認為,這兩個估值體系今明年就會同步。這兩個在一起會有什么變化?我想舉樂視的案例說明以后一個企業需要怎么估值。
估值的基礎是利潤,樂視有三層估值體系作為支撐,第一層,他是A股里的文娛板塊,會享受比其他板塊更高的市盈率,這是基礎;另外會用用戶數作為第二層估值基礎;第三層是它的場景數量,有樂視視頻,云服務,有樂視手機,電視,體育……當然還可以還可以搞更多,幾個估值體系相乘的話就可以得到千億市值。這就是互聯網估值和傳統估值結合的結果。如果你不會玩市值管理,不會玩概念,同樣賺1億元,你的市值就只有100億,樂視有1000億,那你肯定被樂視并購掉。
我經常聽到交流說我的項目多好,多有情懷,市場有多大,我們戰略分析一下,他的場景有多少,用戶數多少,我們就可以快速確定它是一個十億級,百億級,千億及的萬億級的公司,而你的乘數在數級上是很蒼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