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宣武醫院介紹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坐落于古都北京宣武區長椿街、明代萬歷帝敕建皇家寺院——長椿寺旁,1958年9月1日創建,是一所以神經科學和老年醫學的臨床和研究為重點,以治療心腦血管疾患為特色,承擔醫療、教育、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任務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本院是新中國神經科學的初創基地和培育神經科學人才的搖籃之一。1960年,在中國神經外科學的開拓者、奠基人、宣武醫院第一任院長趙以成教授的帶領下,創建了我國神經外科學的第一個研究機構——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由此,奠定了本院重點學科——神經學科在國內的重要學術地位,成為醫院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里程碑。
1959年起,在趙以成教授帶領下,受國家衛生部委托,承辦全國神經外科醫師進修班、神經放射醫師進修班;1972年起承辦全國神經內科醫師進修班,至今仍是國家級繼續醫學(神經內科)教育培訓基地;神經外科是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院二系的系主任單位。在本院參加過培訓的眾多學員現已成為我國神經科學界的棟梁和領軍人物。
為順應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和老有所醫的社會需求,醫院作出老年醫學與神經科學并重協調發展的戰略決策。
1985年1月,經北京市政府批準、國家計委投資,在本院成立并擴建我國第一所老年醫學研究機構——北京老年病醫療研究中心(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成為醫院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
2001年3月,在本院隆重舉行了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啟動暨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成立儀式。本院正式擔負起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龍頭和執行管理職能的光榮使命。經過2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本院和老年中心已經構建成為集管理、服務、醫療、科研、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在國內獨具特色的老年醫學體系,成為對內起示范作用、對外起交流作用的老年醫學研究的靚麗窗口、重要基地和特色品牌。
經過50年的頑強拼搏和不懈努力,醫院倚重科教興院、人才強院戰略,鍛造出綜合實力國內一流、享譽海內外的精品名牌——神經科學集群:神經內科,國家級重點學科、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單位;神經外科及北京腦血管病中心,國家級重點學科主要參加單位;功能神經外科與運動障礙病治療中心,被國際權威機構命名為“卓越成就臨床中心”,國內該領域的領軍團隊;神經變性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康復醫學科,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認知功能障礙臨床研究與康復基地;中醫科,北京市中西醫結合老年神經病學重點學科及北京市中西醫結合腦病治療中心(中醫、神內合作);北京市神經內科會診中心,被譽為國內“終極診斷機構”;醫學影像(神經),國家級重點學科的主要參加單位;神經生物化學,國家級重點學科的主要參加單位;神經藥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神經);神經病理、神經介入、顱底外科、神經康復、神經電生理及北京市癲癇治療中心、基因與細胞診斷、血管超聲診斷科及北京市血管超聲診斷中心、社會醫學和急救醫學等諸多學科凝聚成為綜合實力居于國內領先地位的宣武醫院神經科學集群,令海內外矚目。
醫院其他學科協調發展,各具特色:血管外科,由我國血管外科學首席專家、中科院院士汪忠鎬教授和院長張建教授領銜,成為國內該學科領軍團隊之一;普通外科、血液科成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心血管內科、心臟外科、胸外科、耳鼻咽喉——顱底外科、疼痛科、皮膚性病科和泌尿外科等在國內均具有相當實力和特色.
醫院憑借強勁的綜合實力,2003年臨危受命,圓滿完成救治重癥SARS患者定點醫院的光榮使命;2008年,圓滿完成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醫療服務定點醫院任務;2002年,成功救治在英國車禍中受重傷的香港鳳凰衛視女主播劉海若,使她重返工作崗位;2007年,將緝毒英雄羅金勇從植物人狀態中成功治療康復,他乘坐輪椅在天安門國旗下舉手致敬……宣醫人創造的每項醫學奇跡都為國家、為首都增光添彩,也在國際大舞臺上展現著自身不凡的實力和水平。
醫院占地面積7.5萬m2,總建筑面積8.1萬m2,在擴建面積8萬m2,開放床位981張,擴建后增加400-480張,日均門診量5000-6000人次,年出院病人2.86萬人次左右。
現有職工2200名,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00余名,和數十名學術上卓有建樹的中科院院士、長江學者和享有政府特貼的突出貢獻專家。
醫院設有32個中西醫臨床科室、14個醫技科室;還設有7個研究所,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臨床研究與康復基地,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8個基礎研究室,8個技術與開發平臺和4個臨床實驗室。
擁有PET(正電子斷層掃描儀)、3.0T磁共振儀、64層容積掃描CT、SPECT、雙C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儀、彩色多普勒和自動生化分析儀等高檔精密診療、科研設備和儀器。
醫院在科研方面,承擔著國家“十五”、“十一五”攻關課題,科技部863、973課題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科委等多項高層研究課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和國家專利;在國家核心刊物發表文章,居全國百家醫療機構第22位(2006年度)。課題立項、獲獎及國家核心期刊發表文章排名情況,近年來在北京市屬醫院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系統中一直處于領先位置。
本院是首都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是教育部國家生命科學與人才培養基地-首都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系、普通外科學系、皮膚與性病學系、老年醫學系和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院二系的系主任單位,醫學院還承擔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護理學院的領導和教學任務,諸多國家級及北京市級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基地、考試中心也設在本院。宣武醫院已成為集大專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及各級繼續醫學教育、具有本院特色的國家醫學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學基地。
醫院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人口基金組織以及美國、德國、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亞、英國、法國、荷蘭、加拿大、瑞典、瑞士、韓國、奧地利等國家的醫學研究機構開展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2004年11月,本院與德國漢諾威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合作成立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CHINA-INI),并得到北京市政府的批準和全力支持。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前任主席和名譽主席、漢諾威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世界著名神經外科專家薩米教授受聘擔任CHINA-INI所長和首席專家,并成立由他領銜、集多名世界神經科學界大師的CHINA-INI專家委員會。由世界一流專家組成的神經科學“夢之隊”將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術和技術骨干進行學術演講、手術演示和專業培訓,為海內外患者提供頂級的醫療服務。
2008年6月10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暨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CHINA-INI)奠基典禮在本院隆重舉行,北京市政府、衛生部有關領導,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先生、薩米教授及國內外300余位嘉賓出席典禮并為CHINA-INI揮鍬培土奠基。這標志著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正式動工。CHINA-INI建筑外型已按照德國漢諾威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無償授予中方使用的藍圖重新設計建造。
CHINA-INI的創建,已成為醫院與國際神經科學界直接接軌的醫療、科研、教育、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的高端平臺,為醫院走向世界創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在醫院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