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勝:成功的商業模式都回歸這一本質(4)
時間:2016-04-11 13:47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氣:
【導讀】:個人經驗分享 第一,創業要思考3年后整體市場和行業的格局。創業,特別是公司在做PPT的時候,都會計劃今年我們要收入多少,引進多少員工,發展多少用戶。說實話,以前我也這樣做,但我告訴你們,這是錯誤的,為什么...
個人經驗分享
第一,創業要思考3年后整體市場和行業的格局。創業,特別是公司在做PPT的時候,都會計劃今年我們要收入多少,引進多少員工,發展多少用戶。說實話,以前我也這樣做,但我告訴你們,這是錯誤的,為什么?因為市場在變,今年20個人,你就預計明年50個人,后年200個人,還有你的收入,這種方式往往都是不對的。當時我們在做ZCOM,SIG投了我們,最后項目失敗了,這是我唯一一次拿到融資把人家錢燒沒了的。
其實放眼三年我們去看你做的,比如會場,你去看待你這個會議,你去看待三年后,這個會場的規模有多大,你自己定位,從A點到B點,你覺著B點你應該拿到這個市場的百分之多少?然后倒推你需要多少員工,你需要多少錢,你需要怎么定戰術,這樣的效果就會好。不要從A點去規劃B點,因為往往都會失誤的,應該定好,三年去看好這個事情,那么反推出你的架構,包括你的目標、策略,這樣效果會好。
比如,美圖秀秀,我們在2008年開始時候,當時中國有4個億PC用戶,我們當時定的目標是拿下3個億的目標,到2010年我們拿了2.8億用戶,但2010年的話,PC已經沒用了,進入智能手機了。同樣,進入智能手機我們得去預估,比如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是不是能達到5億、6億,占70%、80%的份額,最終我們做到了。所以如果說2010年那時候我們可能只有3000萬的美圖秀秀智能手機用戶,我們規劃明年6000萬,翻一倍,不是挺好嗎?后年過一個億,那你這樣跟不上節奏了。
第二點跟前面有點重復,絕對不能忽視草根及草根聯盟的力量。在中國創業,草根還是非常強大的,中國的三四線城市還是非常強大的,沒像五六十年前差距那么大,但整個三四線城市跟農村還是很大的力量,你如果能有效地去利用、結合,形成聯合,一定是更有價值的。
第三,從來就沒有牛逼的技術,牛逼的技術是不斷積累出來的。哪怕百度當時的搜索,QQ最早的OICQ,真的都很簡單,美圖也很簡單,最早就是兩三個員工Copy了一個PHOTOSHOP,用一個開放引擎做了幾個模塊,所以真正牛逼的技術是在做的過程中慢慢積累經驗。所謂的技術門檻就兩種:一種是用戶門檻,第二是技術門檻,而技術門檻是你長時間積累的技術經驗。
技術里面最頭疼的是什么呢?一般都是他想做一個新的東西。其實最好的是什么?就是市場上做的最好的開源的,拿過來,在基礎上加以修改,最終創新。最差的技術人員其實是公司里最牛的技術人員,我認為是最差的,因為他們都想自己做,自己做的話,后果是一樣出無數漏洞,他的理由一定是這個漏洞太多了,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其實他自己做完了一樣有很多漏洞,又把時間浪費了,這是引以為戒的。
第四,每個殺手級的應用就是一個流量入口。網站、APP都是,所謂的平臺不是一夜之間做成的,你去做一個應用,當這個應用做得足夠大的時候,它就慢慢地能輸出流量,同樣就有無數人依靠它去生存,它自然而然就成了一個平臺,只是說你這個應用會取決于服務有多大,你只要在每個應用做到極致,你都能成為一個平臺。
第五,我們應該一邊工作一邊把項目做起來,完善工作,然后去找投資。這不單單說是面向那些從來沒有拿投資的人,同樣適用拿到A輪、B輪的。因為拿到B就想要C,如果你是建立在需要不斷拿到融資做大的基礎上,那你會被動,并且很難成功。但不能成了一定得有錢才能干這件事,如果有這樣的想法,你同樣難以把事情做好。
第六,創始人和高管不要拿高工資。我自己創業的,我投的,我看的沒有例外,如果創始人和高管開始都拿太高的工資,真的是很難做大,那以什么來做這個分割線呢,我覺著是以公司開始有大的收入或者是現金流開始平的時候,可以來補償這些高管和創始人。因為你要有這個決心,同生存共患難,那么你就會帶動你的高管,他們也一樣,因為這個工資,每個人最終會知道、會談論的,他們發現創始人和高管都不拿高工資干起來,他們也有干勁。當然每個人、每個公司不太一樣,但是作為高管盡量不要超出太多,不然在剛開始的發展就會出現阻力,甚至包括創始人自己,你給自己開五萬、六萬,沒關系,這個公司失敗了,這樣就糟糕了。
第七,創業的過程忽悠投資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再去強調一點,在中國今天這個資本市場,不像是十年前,那時候我們找個投資人是不那么容易的。今天滿大街都是投資人,誰能夠高效地拿到投資,借助資本的力量,快速做大做強,一定會比別人快。以前可以慢慢做,包括兼并、收購這些也會發生更多的體現,所以誰更能去,所謂的忽悠,也就是跟投資人溝通,那么你就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以上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最后一句話送給大家。所有成功的產品就是讀懂人性,了解人性,所有成功的商業模式,最后結果都是回歸金融,所有公司最后都是做金融的。所以讀懂人性,跟怎么利用金融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