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天起,只放借貸寶,晚上交單,其他平臺暫時停一停,我這幾天要忙結婚的事兒。”在一個近1700人的群里,除了群主和管理員,其他人均被禁言,在借貸寶之前,群里剛在3月份“薅”完陸金所、聚財客等平臺,“羊頭”楊勝(化名)最近準備休息休息了。

這只是全國20萬“羊毛黨”大軍中的冰山一角。
所謂“羊毛黨”,是指專門選擇各互聯網渠道的優惠促銷活動,以相對較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換取物質上實惠的人群,這一行為被稱為“薅羊毛”,“羊頭”便是“羊毛黨”的領頭人,主要是為群內“羊毛黨”們提供各種平臺的優惠信息,甚至組織“羊毛黨”們與平臺談判,以獲得更多的優惠。
從2014年開始,“羊毛黨”們將“薅羊毛”的目標轉向了互聯網金融,而P2P網貸平臺們對他們又愛又恨。P2P平臺與“羊毛黨”的愛恨糾葛源于“羊毛黨”在為平臺聚攏人氣、吸引普通投資客的同時,亦存在惡意組團“薅羊毛”、抹黑平臺、誘發平臺擠兌的現象。3月21日,融金所、借貸寶、網信理財、唐小僧等互聯網金融企業公開表示自己是“薅羊毛”的受害者。
《IT時報》記者在十幾個“羊毛黨”的群里潛伏了一個多月后發現,這個獨特的群體中魚龍混雜,振臂一呼便有萬人響應的“羊頭”與群發信息專騙新手的“師傅”并存,月入三五萬元的職業“羊毛黨”和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初級“羊毛客”利益滾纏。
2016年,當監管的腳步離P2P平臺越來越近時,當一批P2P平臺將“死于”政策或者爆雷(出現兌付困難)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而沒有了“羊毛”,“羊頭”們對于未來,心懷忐忑。
初級羊毛黨
遍地是陷阱
在QQ中搜索“P2P 薅羊毛”,多如牛毛的羊毛群讓人眼花繚亂,記者相繼加入十幾個羊毛群后才發現,幾乎每個群都在瘋狂推薦P2P平臺,一刻也不停息。若有人在群里說話,很快就會被下一撥信息淹沒,想交流只能私信。
如果僅僅是用自己的信息在一些不同的平臺上注冊,獲取新手獎勵或者首單高利率,還不能算是真正的“羊毛黨”。通常情況下,“羊毛黨”們都跟隨“羊頭”注冊,根據“羊頭”邀請鏈接注冊的新客戶,將可以從P2P平臺方拿到額外的獎勵。
在一個“薅羊毛”的QQ群里,記者給一位不停發平臺信息的“羊頭”發了私信,表示想做單,對方很快發來了十幾個P2P平臺的優惠活動,并標注邀請碼或鏈接。
比如參加陸金所注冊綁卡充1元返50的活動,通過對方鏈接成功注冊后,50元獎勵會在下個月發至對方賬戶,再由對方轉給記者。
當記者正在質疑“羊頭”是否會依約將獎勵轉回來時,一名剛進群的投資客在群里開始抱怨,稱自己剛注冊完,就被對方拉黑了,但很快,他的抱怨被新的一撥平臺推薦信息淹沒,而這種情況,在交流群中是常有的事兒。
在另一個QQ群,當記者表示“新人求帶薅羊毛”的意愿時,很快有人主動聯系記者稱,“薅羊毛是技術活兒,新人必須由師傅帶,拜師費500元,送QQ消息群發軟件,可將其470個群的好友復制給我,投資返利也會比一般投資客更高。”另一群友的拜師費則是18.88元,但后期軟件設備、入一首大群、復制好友均需另收費。
“這是推廣刷單群,成熟的‘羊毛黨’不會進這種群,一是容易被騙,二是魚龍混雜,推薦的平臺易爆雷。”一位名叫夜貓(化名)的“羊毛客”告訴《IT時報》記者,雖然僅入行一年,他一個月的羊毛收入就已穩定在3萬至5萬元,資金平均分配在40至50個平臺。在他看來,初級“羊毛黨”通過關鍵詞搜索加入的羊毛群,是風險爆發的集中地,大家都是打一槍換一炮,幾乎沒有任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