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張蘭秘密加入外國國籍,并于2012年9月17日注銷其中國國籍。但相關事宜并未公之于眾,并仍就身兼該年新一屆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委員的身份,事情由于另案商業糾紛而被曝光后,立即引起了社會嘩然。
家庭成員
前任丈夫:汪則翰;
現任丈夫:田益賓;
兒子:汪小菲;
兒媳:徐熙媛,藝名大S(中國臺灣著名藝人。2010年11月16日在北京登記結婚,2011年3月22日舉行婚禮。)姓 名:張蘭別 名:張蘭職 業:企業家國 籍:圣基茨和尼維斯民 族:漢族身 高:暫無 體 重:暫無星 座:暫無血 型:暫無出生地:湖北省孝感市出生日期:1958年4月7日畢業院校:北京工商大學;長江商學院 人物經歷 1958年出生,青少年在湖北農村待了10年,后隨父母回到北京。
1987年畢業于北京工商大學企業管理專業,1989年張蘭赴加拿大做了兩年的餐館工回到中國。汪小菲親生父親汪某與母親張蘭當年同在北京三里屯附近的蔬菜公司工作過,汪小菲現在的繼父為演藝界名人田益賓,攝影師。
1991年,張蘭從加拿大回國后進入餐飲業,經過為期十年的餐飲經驗與資金積累,2000年創建俏江南公司。2006年畢業于長江商學院EMBA專業。
張蘭女士擁有17年的餐飲行業經營管理經驗,對餐飲行業有著極為豐富的市場經驗和敏銳的判斷力。管理風格以穩健、細膩、果敢見長。
1991年,張蘭發現改革開放商業契機,認為北京是政治經濟文化娛樂中心,在京做餐飲會很好,于是懷揣從加拿大打工所得的2萬美元回京,開辦了第一家餐館。2012年1月18日,俏江南餐飲集團在寶島臺灣第一家店開業。2009年,她首次登上胡潤餐飲富豪榜,排名第三名,財富估值為25億元。
2011年6月13日,張蘭正式將兒子汪小菲任命為俏江南的CEO一職,并兼任自己創辦的和麟置地董事長部分工作。
2012年10月26日,張蘭參加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錄制。
人物爭議
2012年2月,張蘭當選為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委員,11月,張蘭在中國戶口被發現已經注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公民死亡、被征兵服現役、出國出境定居、被逮捕情形下才會注銷戶口。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已經確認。政協發言人趙啟正曾說: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如果有外國國籍就自動放棄中國國籍,政協委員,外籍是不行的。張蘭已更換中國國籍,屬于公民的個人權利,但是,外國人不具有中國政協委員的參政資格,全國政協將撤銷其政協委員資格。
張蘭以新一屆北京朝陽區政協政協委員的身份秘密加入外國國籍的消息被公之于眾,立即引起了社會的一片嘩然。她于11月26日向北京朝陽區政協遞交退出政協申請,此時自從轉換國籍的時間已經過去2個月,并且媒體已報道了此事。因而引起了中國公眾以及媒體的普遍質疑和責難。
慈善捐助
張蘭曾在一次盛大的慈善捐助活動中,拍得查爾斯王子的私人繪畫珍藏。善款則用來支持四川地震災區的重建工作。之后收到了查爾斯王子的感謝信。幾乎每一場明星慈善晚會都能看到張蘭的身影。
2005年的某慈善晚宴上,張蘭花38萬人民幣買下了全場最后一件拍品,使她成為當晚的標后;
2007年9月8日,在中國最高規格的慈善盛典——第五屆芭莎明星慈善夜上,張蘭以30萬拍得BVLGARI腕表;
2008年8月22日,在第六屆芭莎明星慈善夜上,張蘭又以110萬元拍下昭儀翠屋翡翠項鏈。
感情生活
1991年,34歲的張蘭賺了2萬美元創業資金,放棄加拿大綠卡,放棄華人選美大賽冠軍頭銜回北京。半年后她在北京開了家川菜館,叫做阿蘭酒家,以后漸漸打出知名度。
2000年,張蘭創建俏江南,至今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有50多家店,更在2009胡潤餐飲富豪榜以25億元人民幣排名第2。她曾透露自己一年只給自己一次哭的機會,有壓力也不需要男人分擔。汪小菲的父母離異,有傳張蘭老公當年是原豆制品廠供銷科長,張蘭是廠里會計。汪小菲接受訪問時曾提到:就算他們離異我也沒不高興,也沒要死要活。
張蘭1994年認識攝影師老六,兩人在一起已超過10年。老六,真名田益賓,1963年生于東北大慶,攝影技術完全是自修而成,是目前活躍于北京的一位自由攝影家。
2005年10月2日,這位來自北京的攝影師以旅游觀光者的身份與崔健及一批攝影師前往朝鮮首都平壤。期間他利用其 尼康D2X相機在觀眾席上連續不斷的拍攝,新聞般地真實記錄了該國紀念獨立55周年的團體操表演活動,展示了紀念活動的綜合場景,既有威武的閱兵式表演, 也有熱情奔放的女性集體舞表演。
張蘭本身極愛藝術,斥資2億元人民幣,購買藝術品打造蘭會所,以2200萬元人民幣標下劉小東的三峽新移民,創下中國當代藝術拍賣紀錄。張蘭也因此被稱為商業藝術家。熱愛藝術的她曾在一次訪問中表示自己最欣賞丈夫老六的幽默。 人物作品個人語錄
我還從沒有想過失敗這兩個字。心里認輸了才是失敗,我從沒輸過。
我不怕風險。為什么總想不好的?為什么不想那九千九百九十九。
目標是分階段的,每一個階段都不一樣。在沒有足夠實力的情況下,就不會有更大的欲望。
我不認命。有許多人忙著找算命的,其實命運和個人的心態、性格、素質有直接關系,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我不相信炒股,股市上沒有大贏家。沒有誰會一下子成功或失敗,這不會是一夜之間的事情,是一天一天的積累。
當你覺得山窮水盡的時候,扛過去就是豁然開朗。但很多人就是扛不過去,所以從頭再來,總在重復,人生就不完美。
有一個大師對我說,學業好比你的球鞋,事業好比你的皮鞋,家業好比你的拖鞋。人的一生這幾種鞋都要不停地換,而且得跑起來,所以,挺難。但再難也要走下去。
人要成事,應該具備豁達、善良、自信、執著。
沖動來自于激情,平靜得益于修煉。
餐飲也是藝術,我用藝術家的心態去管理。俏江南沒把自己當成一家餐飲企業去推廣,而是一直在推廣一種文化。 人物成就 張蘭女士曾榮獲2006年中國十大財智人物、中國餐飲十大影響力人物、全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CEO、2007年度時尚女性、東方企業家30年杰出人物貢獻 獎、LADY雜志2008年度影響中國女性生活精英人物、創業邦雜志2008年企業家創業女性成就獎、TARGET雜志生活品鑒家、2008中國職場女性 榜樣、2009北京晚報中國餐飲財智人物等稱號。 人物評價 伍爾芙姐妹當年在倫敦有個著名的布魯斯伯里文化圈,京城的商界閨蜜們,也有她們的姑奶奶俱樂部。按照李亦非的說法,如果真有個《欲望都市》商業版,她自居閑話專欄作家凱莉,潘石屹夫人張欣更像工作狂米蘭達,而張蘭就是那個熱情開放的公關經理薩曼莎。
曾有人在辦公樓見過她一大早從車上下來,一頭大波浪,絲質閃光的灰綠兩色長裙,金色平底鞋,白色碎花絲巾,笑容爽朗 燦爛。只不過走路姿勢比較雷人,像爺們一樣大大咧咧。不由讓人想起貫穿俏江南始終的混搭風,即使商標都是左邊一個霸氣外露的關公臉譜,右邊是嫵媚 動人的俏麗江南和south beauty。
美麗的女人多少都有點神秘,張蘭的家世背景也猶如羅生門。
對于張蘭的專訪中寫到張蘭的父親是天津著名的老美華鞋店老板。
在臺灣媒體的報道中,張蘭自稱慈禧后人。
在網友的爆料中,張蘭父母則都是普通人。
而張蘭自己的說法是:我就是個貴族。以前北京前門大柵欄那邊一整片地就是我們家的。我生長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一生下來,父親就在清華大學被打成右派。
這事兒頗為存疑。按當年,前門內屬六部,那是皇上的地界。前門外是老字號們的發祥地,一個蘿卜一個坑,趕早的乾隆年間就占好了,想做地王之王,難。但品牌背后往往都有個美麗傳說,只能說張蘭深諳此道。
張蘭兒時最初的命運是隨著父母在湖北農村插隊。我從小放牛、撿煤核,與狼共舞。我在這個田埂上,那個田埂上就是狼陪著我一起走。手里拿著鞭炮和手電,山里的狼沒見過手電,所以不敢靠近。有時候沒狼了還覺得寂寞。
在大山里邊什么吃的都沒有,父母累了一天,張蘭就變著法為他們改善生活。我就期盼著下雨。我家一出后門都是墳頭, 一下雨就會結滿地耳、蘑菇和野山菜。為了養活7個月的弟弟,還去上房掏鳥蛋做蛋羹。南方鳥窩里往往有水蛇,小孩掏鳥蛋都是張著嘴的,蛇一被驚動看到洞就會 鉆過來,要拿南瓜葉子,用倒刺給拽出去。
張蘭就是這么生存過來的,膽子極大。和汪潮涌、李亦非夫婦一起去新西蘭旅行玩蹦極的時候,看完介紹資料就跳下了43米高臺,一點沒猶豫。自言最喜歡的動物就是鱷魚,那么迅猛。
就像《北京人在紐約》里寫的那樣,80年代后期,中國掀起了出國淘金熱。天生不甘平庸的張蘭,也在1989年底以探親為名,投奔加拿大的舅舅,去打黑工,盡管那時候兒子才8歲。
當時我賺錢心切、不擇手段,目標特別明確,就是打工賺夠2萬美元就回家。我在湖北的時候一路打籃球打排球打到省 隊。我是一路打籃球,有這個體力和精力。一份工不過癮,掙的太少,最高的時候一天打6份工。在餐廳洗盤、擦桌子、扛豬肉,在美發店幫人洗頭。為了換取免 費的地下室住宿,她每天早上6點準時給房東熬好麥片,幫患病的房東太太擦洗。
在餐館打工,每天進店就有無數的事情等著你,又得洗又得配又得切,一天能切六筐土豆絲,至今手上還有一個縫了十幾 針的傷痕。每天早上大冷凍車來了,一人搬18扇大牛排,一扇有幾十斤。和我一起打工的都是印度裔的男人,但人家一片兒都不會幫你搬。有一天老板說耗子夾子 找不到了,我用了40分鐘才從灶臺底下扒拉出來。結工資的時候少給了我5塊錢。5塊美金,相當于人民幣1個月的工資。我那個時候真的是視金錢如生命,跟老 板說你算錯了。老板說:‘沒錯,你那天花了1個小時找耗子夾子。’小學課本學的資本家,我終于知道了!
雖然張蘭的體質非常好,但那樣的勞動強度,她每天晚上回到地下室,只能是自己雙手把僵硬的腿抬到床上。隨身帶來的兒子6歲的照片都是扣著放在床頭柜上,思念兒子了翻過來看一眼又快速地扣上。
如此搏命,讓她在2年時間果然攢到了2萬美元,成為日后25億身家的第一桶金。不僅為90%的女子所咂舌,連尋常男子也難以復制其道路。
苦日子養成了張蘭異常節儉的性格。我是從苦日子中走過來的,知道每一分錢都是用血汗換來的,所以會特別珍惜。比如 我每次肯定只用一半餐巾紙,我們吃飯從不鋪張浪費,很少點一大桌子的菜、吃魚翅什么的。以前我開的魚翅酒樓,有個新創的招牌菜叫石頭魚,朋友們說起來還直 咂嘴巴。我問了句:‘真有那么好吃嗎?’一語震驚四座。我還真沒吃過!
即便在蘭會所上一擲3億元,但汪小菲有一次花了好幾十萬請國際樂隊在美食節上演出,卻讓母子倆為了錢的事發生了沖突。兩人都很有個性,結果一星期沒說話。現在我慢慢明白在做高端品牌的時候需要一些高投入,所以也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