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曾經在中國互聯網呼風喚雨,現在已經消聲覓跡;他們曾經被看作是時代的顛覆者,現在卻被時代遠遠拋棄。那些本有機會崛起的潛力者,卻又如何消亡了?就讓我們一起來直面那些中國互聯網產業中的重大死亡,以史為鑒。
10.中華網
中華網作為中國首家赴美上市網企,已于美國時間2011年10月5日申請破產保護。
中華網作為第一只打著中國概念的互聯網股票登陸納斯達克,其股標代碼就是China,在中國互聯概念,以及域名的炒作推動下,中華網迅速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市值一路飆升。可惜,中華網這個靠概念炒作起來的公司空虛無物,只有靠收購來擴展自己的業務,在經營時卻毛病重重,甚至連一個郵箱產品都做不好。
“當潮水褪去,你總會知道誰在裸泳”
2011年十月份,在中華網提交破產申請之前,中華網最后一筆成交價為0.4374美元,而在2000年頂峰時期,每股220美元,二者相差了500倍。其實從始至終,中華網最值錢的只是域名而已。
死亡關鍵因素:一家靠概念包裝起來,空無一物的公司
遺憾指數:*
9.PPG
很多人應該還記得,吳彥祖用他那帥氣的笑容向我們推薦PPG的各種服裝,當時的PPG廣告簡直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PPG成立于2005年10月,是我國最早的服裝網絡直銷公司之一,產品依靠OEM代工,銷售依靠呼叫中心與電子商務,在2007年更是獲得了年度最佳商業模式獎。在當時,恐怕沒人想到,被譽為“服裝界戴爾”的PPG會在兩年后面臨被法院凍結銀行存款并搬走剩余物資的窘境。
PPG的失敗原因,從模式上看是過分重視廣告,給財政危機埋下伏筆;過分輕視產品鏈,為供應管理所困。但是真正弄死PPG的,是其創始人李亮,李亮在PPG遇到財務危機時,選擇的不是與公司同進退,而居然是攜款潛逃國外,看來風投們不斷強調創始人人品,是有道理的。
現在有一家公司和PPG很像,叫做凡客。
死亡關鍵因素:過度注重營銷,而輕產品;創始人不靠譜
遺憾指數:**
8.愛日租
今年以來,中國短租市場被普遍看好,螞蟻、小豬一季度都宣布融資一千萬美元,途家兩輪共計4億元人民幣,程途網A輪融資也已在進行中,但中國短租鼻祖愛日租網卻在今年7月份正式宣布死亡。
為什么在產業開始騰飛的時候,作為行業先驅的愛日租卻突然死亡,必然是因為內部原因。愛日租其實并非我們理解的“創業公司”,管理團隊并不持股,而是德國Samwer兄弟旗下的風投+孵化機構“RocketInternet”作為公司持有人。其內部員工都稱呼Samwer為“老板”.而其設立愛日租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快速搶占市場打造行業品牌然后需求出售并獲利。
說白了,愛日租是一家被境外資方控制,并且希望做出市場份額之后迅速出手套現的公司,這種公司在中國互聯網是沒有活下去的理由的。
死亡關鍵因素:外資實際操控公司;資方快速套現心理
遺憾指數:**
7.億唐
1999年,剛剛獲得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唐海松創建億唐公司,并很快搭起一個了由5個哈佛MBA和2個芝加哥大學MBA組成的“夢幻團隊”.憑借誘人的創業方案,他從兩家著名美國投資商DFG、SevinRosen手中拿到兩期共5000萬美元融資。但是,中國互聯網從來都不是愛做夢的MBA們的天下。
當時唐海松在創業方案所描述的商業理想是:億唐網不僅是一個網站,更是一個輻射網上網下的強大品牌,它為被稱為“明黃色一代”的18-35歲之間的年輕人提供各種網上服務和網下的生活用戶,是“通往中產階級的一道門”.
億唐這種大而虛化的思維,沒有任何落地性,最終讓億唐網內容貪大求全,毫無特色,而億唐幻想的O2O業務,時至今日都很難有好的解決方案,而億唐的MBA“夢幻創始團”卻希望用自己的商業幻想超越時代。
死亡關鍵因素:創始團隊沒有實戰經驗,商業模式完全不接地氣。
遺憾指數:***
6.博客中國
博客中國上線于2002年11月18日,創始人方興東被譽為“中國博客之父”.博客中國曾經被看作是Web2.0時代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網站之一,2004年獲得陳天橋和軟銀賽富羊東50萬美元天使投資,2005年又獲得諸多著名風投機構1000萬美元的投資。博客中國成立之后的三年,每個月都保持著30%的驚人增長--博客中國似乎在告知整個互聯網“博客時代”的來臨,可惜,最終“博客時代”來臨了,但并不是屬于博客中國的時代。
博客中國缺乏一個好舵手,中國的互聯網江湖從來都是強人政治,每個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后面都佇立著一個“傳說中的名字”,可是,博客中國創始人方興東只是一個文藝青年,這個愛寫詩的清華博士,并不適應這個“專注 極致 口碑 快”的競技場。方興東沒有商業嗅覺,不懂如何賺錢,花錢卻大手大腳,最終造成了博客中國的資金鏈斷裂,而在公司面臨危機時,他也沒有表現出一個創始人的魄力,最終失去了博客中國的控制權。
而后,2006年末起,新浪、等互聯網巨頭紛紛推出自己的博客服務,“博客時代”的果實最終還是落入巨頭們手中。
死亡關鍵因素:創始人羸弱;巨頭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