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自拍偷拍-国内自拍网-国内自拍网站-国内自拍小视频-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hao120健康導航-中國醫療健康行業服務平臺! VIP快審
首頁 新聞資訊 名人大全

王洛賓

時間:2017-03-11 14:34 來源:未知 作者:分類目錄網 人氣:
【導讀】:王洛賓(1913~1996),中國20世紀最負盛名的民族音樂家之一。籍貫北京。1934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音樂系。他1938年在蘭州改編了第一首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之后,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
王洛賓 王洛賓(1913~1996),中國20世紀最負盛名的民族音樂家之一。籍貫北京。1934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音樂系。他1938年在蘭州改編了第一首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之后,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并從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間曾先后兩次入獄達十八年之久),將傳奇般的一生都獻給了西部民歌的創作和傳播事業。姓 名:王洛賓別 名:王榮庭、艾依尼丁職 業:民族音樂家國 籍:中國民 族:漢族身 高:暫無 體 重:暫無星 座:摩羯座血 型:O型出生地:北京市東城區牛角灣胡同出生日期:1913年12月28日畢業院校:北京師范大學音樂系 人物經歷  1913年12月28日生于北京北京市東城區牛角灣藝花胡同一座瓦灰色四合院的油畫匠家庭,名榮庭,字洛賓,排行四。曾祖父是浙江人,以賣茶葉蛋為生,后流落到北京。爺爺是頗有影響的民間藝術家,在京城畫梁雕棟,頗有名氣,還非常喜歡音樂,組成家庭樂隊,自娛自樂。父親王德楨(字洵甫)在家庭的影響下,吹拉彈唱樣樣都行,母親王氏生育三子三女,其子女分布在北京、上海、河北、云南、黑龍江、新疆等地。
  1919年9月,入北京“京師八旗子弟高等小學堂學習,校長是張安國,六年級班主任是程振山。這所從清光緒20年“左翼鑲白旗學堂成立開始,到1990年第13次更名,改名為北京市東城區“春雨胡同小學。
  1927年夏季,其父親王德楨把從小多病的王榮庭送入北京通州潞河中學讀書。當年秋天,王榮庭參加了基督教堂唱詩班,極富音樂天賦的王榮庭很快成了唱詩班的佼佼者。
  1928年6月,在政府陸軍被服廠當職員的父親因病去世。
  1928年暑假,王榮庭到哈爾濱的姐姐家報喪。在哈爾濱中東鐵路線上橫道河子車站做列車連接工(擺小旗的)時,結識了塞克、金劍嘯、沙蒙等藝友,跟塞克學彈“七弦琴奇達爾(即“吉它,此樂器名老俄式七弦琴最早由塞克中譯文)唱歌、作曲,塞克是他走進藝術殿堂的向導與啟蒙。
  這時王榮庭受到居住在黑龍江的俄僑音樂家戈里德施京、特拉赫騰貝爾格、格爾施戈林娜作品的熏陶。
  1928年秋天,塞克十分欣賞王榮庭對音樂的執著、感悟與靈性。邀請王榮庭為自編自導自演的話劇《北歸》譜寫主題歌和插曲“北歸、“離別情意。
  1928 年底,王榮庭為塞克的詩集《紫色的歌》第一首詞 “在海的那邊譜曲,這首歌當時在哈爾濱婦孺皆知,流傳甚廣。與此同時,王榮庭還和塞克共同創作了“西巴扎爾夜歌。1986年,塞克在病床上與來探視他 的王洛賓同唱這首歌,含淚回憶起那段美好的歲月年華和難忘金曲。
  1931年畢業于北京通州潞河中學。
  1931年9月,王榮庭 被保送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學習。他的鋼琴教師是德國人谷不克,聲樂教師是沙俄貴族霍洛瓦特·尼古拉·沙多夫斯基伯爵、作曲教師是從巴黎留學歸國的汪德昭。 這幾位教師經常說,要想成為出色的音樂家,畢業后必須到西方深造。王榮庭從他們那里受到正統的音樂教育,這為他以后的音樂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3年仲夏,平時十分仰慕徐志摩,并自詡為“新月派 的王榮庭,“視自由為藝術之靈魂,便將為徐志摩的詩譜成曲。后來,他又將此歌獻給女友羅珊。
  1934年初夏,自幼是一個以停滯為痛苦,以流動為樂的孩子,平時十分仰慕徐志摩,喜歡愛情詩,也經常寫一些表達愛情的小詩,并自詡為“新月派 的王榮庭,視音樂為生命,視自由為藝術之靈魂,便將為徐志摩的詩《云游》譜成曲,旋律如行云流水,澎湃激蕩,受到師生的一致稱贊。后來,他又將此歌獻給女友洛珊。
  1934年就讀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系,在北京鐵路扶輪中學任音樂教員。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后,前往山西參加八路軍“西北戰地服務團,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創作《老鄉上戰場》、《風陵渡的歌聲》、《洗衣歌》等抗日歌曲。同年與北京藝術專科學校女友羅姍(杜明遠)結婚。
  1938年在蘭州參加“西北抗戰劇團,前往甘肅、青海各地宣傳抗日。改編《達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虹彩妹妹》、《曼麗》等民歌。1939年在青海創作、改編《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瑪依拉》等民歌。[2]
  1940年在西寧任音樂教育工作,負責組建“青海兒童抗戰劇團,創作歌舞劇《沙漠之歌》及《送郎出征》、《穆斯林青年進行曲》等抗戰歌曲。1941年春天前往蘭州與妻子羅姍解除婚約。之后被蘭州反動當局以“共產黨嫌疑罪名逮捕,關押在蘭州城北大沙溝監獄,苦獄三年。在獄中創作《蠶豆謠》、《我愛我的牢房》、《睡在戈壁灘上》等二十余首囚歌。
  1944年5月經多方營救出獄,回到青海繼續從事音樂教育工作。改編《阿拉木汗》、《可愛的一朵玫瑰花》、《依拉拉》、《曲曼地》等民歌。
  1945年與妻子黃玉蘭在西寧結婚,之后生育三子。
  1951年冬天黃玉蘭在北京病逝。
  1949年9月在西寧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部隊進軍新疆,時任一野一兵團政治部文藝科長,在張掖與王震將軍共同創作合唱歌曲《凱歌進新疆》。12月任新疆軍區文藝科長,編譯《蘇聯最新歌曲集》,改編《哪里來的駱駝隊》、《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在銀色的月光下》等新疆民歌。
  1952年在南疆喀什二軍文工團任音樂教員、創作員。改編《沙棗兒花香》、《圓圓的》、《美就美在眉毛上》等數十首民歌。
  1957年調任新疆軍區文工團音樂教員、創作員。參與創作歌劇《戰斗的歷程》、《無人村》。
  1958年參與創作歌劇《兩代人》和音樂話劇《步步跟著毛主席》,同年被評選為全軍先進文藝工作者。
  1960年在新疆因莫須有的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20年。關押獄中。
  1962年被假釋出獄,回原單位帶罪服務,任音樂教員、創作員。改編《江巴拉汗》、《草原上的金太陽》、《天上的云》等數十首民歌。
  1965年被押回獄中繼續服刑10年。先后在獄中搜集改編《哈來龍》、《離別》、《阿頓江》、《高高的白楊》、《薩阿黛》等數十首民歌。
  1975年刑滿出獄。在政治上繼續被管制,在生活極度困難時改編《我愿變成一杯香茶》、《西淋江》、《你的熱淚把我的手背燙傷》等數十首民歌。1978年為新疆工一師文藝宣傳隊創作歌劇《托木爾的百靈》。
  1979年應蘭州軍區政委肖華將軍邀請前往蘭州為戰斗歌舞團創作歌劇《帶血的項鏈》進京參加國慶30周年匯演,獲文化部頒發創作二等獎。
1980年為烏魯木齊市文工團創作歌劇《奴隸的愛情》新華社為他發表內參“披露老音樂家王洛賓的困境的文章引起了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視。
  1981年新疆軍區召開平反大會,為他恢復名譽和軍籍,69歲的王洛賓終于重新穿上了軍裝,任新疆軍區文工團藝術顧問。
  1983年甘肅人民出版社為他出版《洛賓歌曲集》。
  1986年11月新疆軍區政治部、新疆音樂家協會聯合為他舉辦《人民音樂家王洛賓作品音樂會》,首次向社會全面介紹他的音樂作品,并且授予他“人民音樂家這一光榮稱號。新疆人民出版社為他出版英漢對照《在那遙遠的地方》、《絲路情歌》歌曲集。
   1996年3月14日因患膽囊腺癌在烏魯木齊軍區總醫院去世,享年83歲。20日王洛賓追悼大會在烏魯木齊市舉行,新疆自治區、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 及社會各界1500多人參加,國內外社會團體及知名人士發來唁電、唁函500件,送花圈200多個,沉痛哀悼王洛賓先生。
  1996年6月王洛賓墓碑落成暨骨灰安放儀式在北京金山陵園舉行,首都各界人士及駐軍代表500多人參加。國內演藝界及海外華僑紛紛舉辦“王洛賓作品音樂會緬懷這位不朽的音樂家。

感情生活

  王洛賓與杜明遠(洛珊)
  1936年至1937年之間,在北平西直門外的扶輪中學當音樂教員的王洛賓和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學生杜明遠相識于北平一場賑災義演上。
  初次見面,杜明遠跳芭蕾舞,王洛賓應邀伴唱。默契的表演以及王洛賓充滿激情的男高音打動了18歲的杜明遠,兩個年輕人的心中開始萌動著愛情的種芽。
  杜明遠的父親依循傳統習俗為他們舉行了訂婚儀式,又介紹他倆去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尋找朋友,投奔延安。考慮到一對未婚青年旅途不便,杜老先生讓女兒暫名洛珊,讓洛賓、洛珊以兄妹相稱相待,日后再完大婚之禮。這對熱戀的新青年早已被愛火融化,一到西安,即以夫妻關系名正言順地開始了共同生活。洛珊此時改名羅珊。
去了西安,又輾轉到了蘭州、西寧后,王洛賓經常奔波在外,在西寧的一所女子師范任美術教師的洛珊常常獨守空房,倍感寂寞。封閉落后的西寧當時連電燈都沒有,文化生活相當貧乏,這種日子讓洛珊很不習慣。她時常使性子,鬧情緒,執意要請假到蘭州去看病,王洛賓只得陪同前往。但到了蘭州后,她便樂不思返,怎么也勸不動。王洛賓無奈之下,獨自返回西寧。羅珊最終愛上了一個叫徐則林的男演員。王洛賓聞訊匆匆由西寧趕回蘭州家中。羅珊對遠道歸來的丈夫冷冷拋出了一句:“今晚你住在哪里?
  幾天之后,蘭州報紙刊登了王洛賓、羅珊兩人的聯合啟事:聲明脫離夫妻關系。
此后,羅珊由蘭州到了戰時首都重慶,即恢復本名杜明遠,任職于國民黨政府,并與國民黨官員白某結婚。抗戰勝利后,白某出任浙江省余杭縣縣長,杜明遠做了縣長太太,一直夫唱婦隨,生活安定。1958年,白某病逝。1963年,孀居數年的杜明遠和喪偶的盧先生重組家庭,相濡以沫地度過了35個春秋。幾十年里,杜明遠絕口不提羅珊那段生活,連她的后兩任丈夫都不知道杜明遠就是王洛賓的第一任妻子。
  50年代,杜明遠和王洛賓知道了彼此的下落。60年代,王洛賓在監獄要為犯人排演豫劇,寫信求助于杜明遠。杜明遠不僅寄來了劇本和曲譜,還給獄中的王洛賓寄來一件絨衣。
  90年代,王洛賓迎來晚年輝煌,成為全國傳媒的熱點。羅珊這個名字隨之被頻頻曝光,但少有頌詞,有的報道甚至把羅珊當初與那個男演員的私通臆測為軍統特務的政治陰謀并導致王洛賓入獄。
  居住在河南開封北土巷的杜明遠老太太,面對王洛賓的大紅大紫以及對昔日羅珊的貶斥,原本就復雜矛盾的心理終于失去了平衡,對王洛賓生出了新的怨恨。于是就有了后來王洛賓“假女兒的事情,而杜明遠也知道自己的玩笑開大了。
  1997年10月,王洛賓兒子王海成和他的律師專程到了開封北土巷,求證“王洛賓女兒一事。病后漸愈的杜明遠老太太聽說王洛賓之子來訪,樂于相見,見面就說:“你像王洛賓。王海成為她打開《王洛賓畫冊》,將那張1938年在蘭州的合影照片呈現在杜老太面前。杜老太眼睛一亮,立刻一一指認:這是王洛賓,蹲在一旁的便是我。
往事歷歷在目,她痛哭起來。

王洛賓與卓瑪
  1939年夏,我國早期著名電影人鄭君里來青海導演拍攝反映各族人民生活的紀錄片《祖國萬歲》,王洛賓應邀參加了攝制組。攝制組就駐扎在青海湖畔金銀灘草原上的千戶長同曲乎家,與千戶長一家人同吃同住。有一天,這部片子要拍攝牧羊的場面,因當地屬千戶長家的羊只最多,故千戶長的三女兒卓瑪便被選為牧羊女。在選擇配角的過程中,由于導演對找來的藏民總是不滿意,情急之下就干脆讓王洛賓穿上藏袍,為卓瑪充當趕羊的幫工。
  藍天白云下,王洛賓與卓瑪各騎一匹馬并肩疾行在遼闊的草原上,一大群羊宛若一幅寬大的白綾在綠茵中向前飄動著。王洛賓在揮甩著馬鞭子趕羊的時候,一不小心,那鞭梢子抽及卓瑪的馬屁股,使那匹馬因受驚而猛跑起來。卓瑪驚呼著回頭看了王一眼,似有嗔怪之意。
  三天的拍攝工作很快結束了,王洛賓不得不隨攝制組回西寧。回西寧的前夜,王洛賓向卓瑪姑娘辭行。王洛賓癡癡地望著夕陽下卓瑪姑娘那俊美的臉龐。卓瑪被他看得臉紅了,在策馬轉身的一瞬,手中的牧羊鞭輕輕抽打在王洛賓的身上。王洛賓怦然心動,直到卓瑪姑娘走出很遠,他還癡癡地呆在原地。 
  第二年四月,王洛賓又從西寧來到了金銀灘草原。這一次他給同曲乎千戶帶來了石頭眼鏡、皮袍等禮物。王洛賓這次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采風,收集挖掘整理民歌曲調。
  當時,王洛賓和卓瑪天不亮就騎著馬出門,到了天黑的時候才匆匆趕回住所。雖然夜已深了,但王洛賓仍借著昏暗的酥油燈整理搜集來的曲譜。有時候,卓瑪還給王洛賓請來草原上的歌手,當面給他演唱各種民間曲調。在農歷七月下旬,王洛賓還和卓瑪趕到青海湖邊觀看了一年一度的祭海儀式。在這個莊嚴隆重的祭海儀式上,各族牧民表演了他們精湛的歌舞,使王洛賓大開眼界,他的藝術層次也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此后不久,王洛賓又幾次回金銀灘草原采風,每次都是住在同曲乎千戶家。在那段日子里,王洛賓每天早出晚歸四處采風,都是由卓瑪姑娘陪同。兩人縱馬在草原上馳騁,王洛賓吟唱起自己剛剛創作的《在那遙遠的地方》。
  在藏語中,薩耶有保佑之意,卓瑪是仙女的意思。不知道薩耶卓瑪是否真是仙女,但在她的那一皮鞭下,王洛賓寫出了《在那遙遠的地方》這首傳世之作,確實為他以后成為“西部歌王打下了基礎。
  深情的旋律打動了17歲的卓瑪姑娘的心。但是,在卓瑪和王洛賓之間,有著太多的障礙:他們來自不同的民族,貴為一方千戶長的卓瑪的父親絕不允許女兒嫁給一個貧窮的漢族青年;更何況,王洛賓已經結婚,盡管那時他的婚姻亮起了紅燈,但王洛賓還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當卓瑪姑娘表示要放棄家產,隨王洛賓四處流浪時,王洛賓選擇了逃離。返回西寧之后不久,王洛賓與妻子洛珊離婚。而卓瑪姑娘,在王洛賓這個漢族青年的身上學到了很多,她的生活也改變了很多。后來她還是嫁給了一個漢族人,那場婚姻完全是由她自己做主的自由戀愛的結果。 也沒有舉行結婚典禮。1954年,薩耶卓瑪突患急病,歌中的女神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世事變幻莫測,回到西寧的王洛賓經歷了難以數計的艱難。以寫愛情歌曲而名揚海內的王洛賓,個人生活并不如意。在西寧,他給馬步芳寫過歌,也坐過馬步芳的牢。西寧解放后,他給王震將軍的部隊寫過歌,還和大軍一道向新疆進軍。在不公正的歲月中,王洛賓又被發配到勞改農場進行勞動改造。1958年,王洛賓的老房東同曲乎千戶也被發配到勞改隊改造,1959年在剛察去世。臨終前他將王洛賓贈送給他的東西交給了他兒子高貝,囑咐他無論如何一定要把王洛賓的東西保存好。文革期間,這些東西藏在牛糞堆中才得以幸免。
  如今,《在那遙遠的地方》已是婦孺皆知。草原上的人都知道,那個遙遠的地方就是金銀灘;在三角城以卓瑪為名的女孩特別多,都是因為那首歌的緣故。可惜他們都無法清楚當年的一切。

王洛賓與黃玉蘭(黃靜)
1941年春天王洛賓與妻子羅姍解除婚約,之后被蘭州反動當局以“**嫌疑罪名逮捕,關押在蘭州城北大沙溝監獄,苦獄三年,1944年5月經多方營救出獄。
  1945年,在朋友們的撮合下,王洛賓又一次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新娘子名叫黃玉蘭,出生于西北一個名醫家庭,在一家醫院擔任助產士。
婚后,柔順少言的黃靜給王洛賓的生活帶來了一種嶄新的、生機勃勃的活力。沉浸在前所未有的愛和家庭溫馨濃烈氣息中的王洛賓,將原本產生的“對生活報復的想法,慚愧地告訴了妻子。黃靜聽后,只是平靜地笑笑說:“你以后會好的。于是,又一次被感動了的王洛賓,懷著異常欽敬的心情,為妻子取了一個新的名字:黃靜。
一次,王洛賓去海西采集民歌,家中斷了糧。幾天后他回到家,遇見了鐵將軍把門的尷尬場面,心中頓時一片煩躁。窩著一肚子火的他跑到岳父家找回了妻子,才了解到真正情況,感到很慚愧。可盡管如此,黃靜連一句埋怨的話也沒有說出口,臉上依舊充滿著對丈夫的關切和柔順,用剛從娘家帶回來的面粉,給他做了一頓可口的飯食。一邊吃著妻子親手為他做的可口飯食,王洛賓的心中像碰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樣樣俱全。
1949年7月,王洛賓從蘭州回到西寧妻子身邊,并在西寧解放后準備舉家遷回北平。但就在這時,36歲的王洛賓卻又決定隨王震大軍同赴新疆,黃靜給予了丈夫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她說:“我知道,洛賓,你的心在遠方!
  就在王洛賓如魚得水在新疆為發展我國民族音樂大展宏圖的時候,1950年春,黃靜寫信告訴他,他們在西寧的家被查抄了。因為王洛賓曾當過馬步芳軍隊的上校教官,自然,黃靜也成了歷史反革命的家屬。家里的生活一下陷入了困境,可憐的黃靜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怎么也過不下去了。黃靜問他怎么辦?這年五月,經請示,軍區領導特批王洛賓可以把家屬接到新疆落戶。
本想把妻兒接到新疆的王洛賓卻突然間有了疑惑,當年與他一起組建青海抗戰劇團的副團長趙永鑒由于沾了“馬家軍的光,剛一解放就被人民政府槍斃了。他怕自己也是這樣的下場,結果做了一件天大的蠢事——給新疆軍區領導寫了一封辭職信,和年邁的從醫岳丈一商量,決定徹底離開大西北,舉家遷往北京。
北京的日子也沒有長久的安寧。當時正值抗美援朝和國內大規模的鎮反期間,階級斗爭和防特的弦繃得很緊。在當地派出所民警的帶領下,新疆軍區保衛部的干部將正在北京八中上課的王洛賓抓走,直接押上西行的火車。
當王洛賓被帶離這個家時,本來由于大出血病奄奄一息的妻子黃靜,驚恐得連一句話也沒有說出來。她只是順著丈夫離別時的目光,定定地注視著圍在她床旁哭作一團的三個年幼的兒子。一個多月后,等不及1952年的新年鐘聲敲響,黃靜帶著恐懼和對丈夫的思念、對年幼的孩子們的牽掛,離開了這個人世……

王洛賓與黑力其汗
1955年春,王洛賓和新疆軍區文工團的部分團員到吐魯番縣沙河子解放初級合作社體驗生活。王洛賓同維吾爾族農民一起勞動,一起生活,同時利用黃昏和晚上的工余時間,深入維吾爾族社員家中采風,收集、記錄維吾爾族民歌。在其朗力克村,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闖入王洛賓的視線:姑娘不高,但天真可愛,活潑好動,能歌善舞,整天樂呵呵的,活脫脫一只快樂的百靈鳥。尤其那雙又黑又大的眼睛,光芒四射,特別招人喜歡;那根又黑又長的辮子垂在腦后,配一身美麗的紗裙,分外嫵媚,這個姑娘就是黑力其汗。
一天傍晚,風清月朗,王洛賓的采風活動開始了。身著彩裙,頭戴一方白色紗巾,地道的維吾爾少女裝束的黑力其汗,在音樂手鼓聲中展示優美嫻熟的舞姿,隨風而旋的紗裙掀起陣陣波濤,令人眼花繚亂。王洛賓被眼前的這一切征服了。他那專注的目光像熾熱的火,灼得黑力其汗有些不自在。采風結束后,王洛賓在散去的人群中對黑力其汗說:“姑娘,叫我一聲阿康好不好?“阿康,維語是“哥哥的意思。突如其來的問題令黑力其汗為之一怔,好在她大方開朗,張口一聲“阿康就消失在融融月色之中。
短短的半個月一眨眼就過去了。王洛賓回到烏魯木齊之后,并沒有忘記黑力其汗。新年到了,黑力其汗收到了王洛賓寄來的賀卡,賀卡背面寫著:“寄給吐魯番的黑力其汗,希望你喜歡。洛賓。其后更讓黑力其汗感動不已的是,她收到了王洛賓寄來的以她為原型創作的吐魯番民歌《黑力其汗》,歌是手抄的,信封上沒有地址,是托人捎轉的。歌曲表達了對黑力其汗的思念、贊美和感激及對她的深厚情誼。黑力其汗小心翼翼地把賀卡、歌單珍藏在《人民畫報》的扉頁里,珍藏在心里。
  然而,好景不長。1957年夏反右斗爭以后,“阿康沒有消息了,“阿康的歌,也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蹤。黑力其汗也被劃為內定“右派,后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在那個事事講階級斗爭的日子里,“阿康王洛賓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鋃鐺入獄,黑力其汗也因家庭歷史問題橫遭批斗,受盡游街、抄家之苦,尤其叫人痛心的是那位阿康寄來的賀卡、歌單,從此不知去向。從那時起,人海茫茫,天各一方。美好的日子,美好的記憶,在歷史的塵封中漸漸地被人們遺忘了。

與三毛的故事
  王洛賓和三毛的“黃昏戀,社會上出了不少書,洋洋數十萬言,寫得繪聲繪色,似乎神乎其神,其實兩人見面的時間并不多,其“戀情達到什么程度?撲朔迷離,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其實王洛賓作為一個成功的藝術家但他不了解真正的三毛,與其說是和三毛的戀情,不如說是一種三毛特有的一種博愛。這種奇女子太過于稀少,以至于現在大眾媒體對三毛和王洛賓之間的情誼說成了戀情。每個真正讀懂三毛的讀者,一定明白三毛早已經將自己的感情和荷西一起埋葬在了撒哈拉的大沙漠中,荷西是三毛愛情的句號。本文現陳述一些他人引用的文字,希望讀者能夠擦亮雙眼,辨別真偽。

(一)
  一九八九年,香港女作家夏婕在新疆訪問過王洛賓后,在《臺灣日報》發表三篇《王洛賓老人的故事》,很受讀者歡迎。
  三毛從小就愛唱《在那遙遠的地方》、《達坂城的姑娘》,并把這些中國民歌帶到西班牙,帶到撒哈拉去。當她看到夏婕報道王洛賓近況的文章,非常感興趣,并向夏婕要了王洛賓在新疆烏魯木齊的地址。
  一九九零年四月,三毛參加一個臺灣的旅行團,赴敦煌、吐魯番游覽。當到烏魯木齊時,她離隊按地址找到王洛賓。
  王洛賓對三毛一無所知,只聽說她是臺灣名作家,但到底寫了什么書,他一本也沒看過。出于禮貌,他仍和三毛握手、拍照,并簡單介紹自己的歌曲和經歷,他對三毛的印象是“像個大孩子,天真活潑。
  晚間,他到賓館為三毛送行。當王洛賓向服務員詢問三毛時,驚動了賓館上下。原來,三毛登記住宿的證件使用陳平的名字,未引起注意;如今王洛賓一聲“找三 毛,男女服務員奔走相告,抱來一大堆三毛在大陸出版的書,請她簽名,王洛賓才知道這位大作家的號召力,可因為人多,沒有機會再傾談。
  分手時三毛答應:“九月份我一定再來看望您,請給我寫信。

(二)
  三個多月時間,兩人往來六封信。王洛賓寫信告訴三毛:“蕭伯納那柄破舊的陽傘,早已失去了傘的作用,他出門帶著它,只能當做拐杖用,我就像蕭伯納那柄破舊的陽傘。后來王洛賓遲復三毛的信,三毛責怪道:“你好殘忍,讓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八月份,三毛在北京為電影《滾滾紅塵》補寫旁白。一九九○年八月二十三日,三毛搭乘北京到烏魯木齊的飛機,傍晚抵達烏魯木齊,王洛賓穿著精致的西裝,打著領帶,走到機艙口,迎接三毛。兩人并肩把臂,緩緩步下舷梯,接受了十多名少年男女的獻花。
  這隆重的歡迎禮,使三毛大吃一驚。后來才了解到這是烏魯木齊幾位年輕的電視新聞工作者,正在籌劃拍攝一部反映王洛賓音樂生涯的紀實性電視片。聽說三毛要來,便策劃這段歡迎情節,以壯聲勢。但此事并沒有事先告知三毛,她很不高興。
  三毛到烏魯木齊后,就住進了王洛賓的家,她還穿上了在尼泊爾旅行時特意定做的一套十分精美的藏族衣裙,學起《在那遙遠的地方》女主角卓瑪的打扮,想引起王洛 賓的注意。她還和王洛賓各騎一輛腳踏車,奔走烏魯木齊街頭,進出百貨公司、瓜果攤、菜市場,買菜做飯給王洛賓吃。可王洛賓忙于拍電視片,早出晚歸,他雖然 仍熱情招呼三毛,卻無法領悟三毛對他深沉的愛。
  三毛明白了:近八十歲的王洛賓,生活給他刻下的傷痕太深太深;她的一顆愛心,還不能撫平這位老人深重的心靈創傷,三十多歲的年齡差距造成無法填平的鴻溝。王洛賓不可能做他的情人,但卻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前輩、民歌大師、老者。
  后來三毛病了,王洛賓請來醫生為她診治,并請來一個女孩子照顧三毛的起居,直至病愈。
  九月七日凌晨,三毛要走了,王洛賓特地到機場為她送行。

(三)
  一九九○年十二月十一日三毛從臺灣來信,王洛賓直至十二月底才收到。沒想這卻是一封絕筆書。
  一九九一年一月五日凌晨,當王洛賓從收音機聽到三毛自殺身亡的消息,恍如晴天霹靂,令他悲痛不已。這一段時間他開始整瓶整瓶地喝酒,麻醉自己。
  他感到很對不起三毛,辜負了她的愛。在王洛賓家門廳的前臺上,擺放著一張三毛的大像,還有用白絹包起來的三毛的一縷秀發,那是三毛前次到王洛賓家時,臨走前剪下來留存在樂譜本內的遺物。
  為了永遠紀念這段情誼,王洛賓寫下了《等待———寄給死者的戀歌》:
  王洛賓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再等待
  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
  請莫對我責怪
  為把遺憾續回來
  我也去等待
  每當月圓時
  對著那橄欖樹獨自膜拜
  你永遠不再來
  我永遠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我心中越愛!
  摘自香港《大公報》李遠榮文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2年10月25日第八版) 人物作品  他一生創作歌劇七部,搜集、整理、創作歌曲1000余首,出版歌曲集六冊。
  他的作品多以情歌為主。其中,《在那遙遠的地方》和《半個月亮爬上來》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并且榮獲國家頒發的“金唱片特別創作獎;《達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蓋頭來》《可愛的一朵玫瑰花》《瑪依拉》《青春舞曲》和《在銀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國內外廣為流傳,已成為中華音樂寶庫中的經典之作。
  為表彰他為20世紀中華音樂傳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4年7月授予他“東西方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 人物成就  1988年75歲的王洛賓光榮離休,享受副師級待遇,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勛章。
  1991年經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2年榮獲文化部、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在那遙遠的地方》“金唱片特別創作獎。
  1993年《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
  1993年11月上海音樂學院授予名譽教授。中國文聯出版社為他出版《純情的夢-王洛賓歌曲集》。
  1994年7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東西方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
  1994年12月被政府授予新疆達坂城榮譽鎮長。 人物評價  王洛賓的歌曲優美、舒展,深受群眾喜愛且富有民族風味。他創作、改編的《康定情歌》、《半個月亮爬上來》、《瑪依拉》、《在那遙遠的地方》、《阿拉木汗》、《亞克西》、《達板城的姑娘》、《薩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其中許多歌曲被編入大學聲樂教材。
  王洛賓的作品極為豐富,光收集入冊的創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還創作了8部大型歌劇及大量其他音樂作品,出版 歌集10本。更為可貴、令人肅然起敬的是他的生命不息、創作不止的敬業精神。在他發表的歌曲中,有63首創作于他被囚禁的15年中,有82首創作于他80 高齡以后,其最后兩首歌曲創作于1996年1月6日入住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治療以后。1996年3月 14日,王洛賓因患膽囊癌醫治無效去世,享年83歲。王洛賓曾制定過一個500年藝術生命計劃,并且說:“一個青年人問我,一個人只能活100年,怎能定500年計劃?我解釋這是藝術生命計劃,要寫出最好的歌,讓大家傳唱500年。可以這樣講,王洛賓畢生為之奮斗努力要去實現的,正是這樣一個計劃。
  王洛賓作為一名卓越的民族音樂家,洛賓先生從三十年代起就以滿腔的愛國激情投身于抗日救亡運動和中華民族的解放斗爭事業,創作了大量高亢奮進、鼓舞中華民族革命斗志的音樂作品,許多歌曲為愛國軍民廣為傳唱。全國解放后,作為一名革命軍人,他又譜寫了大量歌頌人民子弟兵、歌頌領袖、人民和歌頌祖國的音樂作品,成為時代的旋律、民族的心聲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洛賓先生不僅以他搜集、整理、創作的西部民歌著稱于世,他在各個歷史時期所創作的激動人心的革命歌曲更是中國音樂藝術海洋中的精華。在長達62年的音樂創作中,他為人們留下了近千首歌曲。其中《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被譽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他是在聯合國高唱民族歌曲的第一位中國人。他榮獲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第一位華人音樂家頒發的“東西方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當今世界上凡是有華人的地方,都會響起王洛賓歌曲迷人的旋律。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明曉溪 下一篇:釋永信

    相關分類

    hao120健康導航 www.m-car.com.cn 蘇ICP備2020918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性福| 天天射天天拍 | 亚洲欧美日本综合 | 狠狠五月深爱婷婷网 | 午夜高清在线观看免费6 | 午夜小视频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伊人男人天堂 |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网观看视频 | 亲女乱h文小兰第一次 | 免费色站 | 四虎影视最新 | 欧美色淫网站免费观看 | 精品三级内地国产在线观看 | bt天堂资源种子在线 | 黄色毛片免费 | 午夜免费片在线观看不卡 | 色综合激情 | 黄页网站在线 | 天天干在线播放 | 成人免费看黄网站无遮挡 |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 狠狠色丁香婷婷第六色孕妇 | 久久看免费视频 |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怂 | 四虎免费影院4hu永久免费 | 欧美日韩一区不卡 | 51国产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 免费看你懂的 | 黄色成人在线 | 手机看片国产高清 | 日本a级片在线观看 | 亚洲区中文字幕 |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 中文字幕一区精品欧美 |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 成人在线免费电影 | 久久精品影院永久网址 | 国产成人在线播放视频 | 成人网男女啪啪免费网站 | 欧美三级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