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溺是指包括水在內的各種液體淹沒面部及上呼吸道,導致人體因呼吸功能喪失所窒息而引起的生命危險狀態或死亡。淹溺的嚴重后果在于即使生命得以復蘇,淹溺引起的神經系統損害常足以使患兒喪失正常生活能力。國外資料顯示,在急診室接受心肺復蘇并存活的淹溺患兒中有60%~100%存在嚴重腦損害。
淹溺的分類大多根據淹溺時間及缺氧程度、淹溺液體性質(淡水、海水、污水等)、出現并發癥等情況而劃分。淹溺(neardrowning)一般指發生淹溺后存活24h以上;溺死(drowning)指因淹溺窒息于24h內死亡。繼發性溺死(secondarydrowning)是指淹溺后短期內死于并發癥的患者;在溺水后初期病情不重,但以后病情惡化,最終導致死亡。浸漬綜合征(immersionsyndrome)是指在跌入冰水時突然死亡。目前認為其發生與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導致心跳停止或心室顫動有關。淹溺還可分為蒼白型和青紫型。前者為溺水后因心跳、呼吸反射性停止、意識迅速喪失,或伴有抽搐、顱腦外傷、顱內出血等;后者較為常見,原因為患兒在淹溺時出現劃水和掙扎運動,引起體內兒茶酚胺大量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