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血腫是腦損傷中最常見最嚴重的繼發性病變。當腦損傷后顱內出血聚集在顱腔的一定部位而且達到相當的體積后,造成顱內壓增高,腦組織受壓而引起相應的臨床癥狀,稱為顱內血腫。發生率約占閉合性顱腦損傷的10%和重型顱腦損傷的40%~50%。
外傷性顱內血腫形成后,其嚴重性在于可引起顱內壓增高而導致腦疝;早期及時處理,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預后。按血腫的來源和部位可分為硬腦膜外血腫、硬腦膜下血腫及腦內血腫等。血腫常與原發性腦損傷相伴發生,也可在沒有明顯原發性腦損傷情況下單獨發生。按直腫引起顱內壓增高或早期腦疝癥狀所需時間,將其分為三型:72小時以內者為急性型,3日以后到3周以內為亞急性型,超過3周為慢性型。